比超极本还超级 三星9系二代本国内首曝

1/26
三星9系超薄本出世的时候超极本的概念还不像现在这样火,而它在轻薄方面的表现也早已经超越了超极本的存在,准确的来说应该是超超极本,而它的续作第二代9系本也早在国外亮相多时。在3月21日的三星中国论坛展馆中笔者终于看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,二代9系与一代相比用脱胎换骨来形容也不为过,一起来看图
2/26
14寸机身15寸屏幕的900X4B:它的分辨率是1600X900,超窄边框与银色金属边缘线勾勒得非常精致,它的重量是1.59kg,目前很多13寸的超极本重量都快接近2.0kg了,而它的厚度同样要超越大多数的超极本,无论是参数尺寸还是外观工业设计,三星9系二代笔记本都是超越超极本的一个存在。
3/26
三星900X4B:暗色金属材质的C面与银白色的边缘本身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渡色,但是9系列边缘本身很薄,就变成了一个勾勒着机身的线条,机身后部接口处往前端的线条过渡并有一个收紧的弧度,并不是像Air那样的硬朗线条,与9系转轴处的圆润线条形成一个柔和的整体形象。
4/26
三星900X4B:双USB3.0接口和VGA转接接口,同时可以看到B面和C面表面采用不易沾染指纹的涂层,提升用户体验,USB3.0和VGA转接接口的加入也能提升用户体验。
5/26
三星900X4B左侧接口:加强供电的USB接口、二合一的音频接口、MINI-HDMI和网线转接口还有一个麦克风的拾音孔。
6/26
三星900X4B超薄外观:银白色的金属边框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。
7/26
三星900X4B超窄边框:只有食指宽度的三分之二,这也是14寸机身能容纳15寸屏的原因之一,虽然900X3B也拥有15寸屏,但却是依靠缩小点距得到的高分频,看起来比较费眼睛,字也小,就视觉效果来说,14寸的900X4B要更好一些。
8/26
三星900X4B背部赏析
9/26
三星900X4B可以单手开盖
10/26
三星900X4B配置信息:英特尔Ivy Bridge处理器,新的核芯显卡HD4000和256GB的SSD,这个应该算是9系二代本的顶配了。在美预售的i5机型折合人民币是10000元左右,这个i7顶配我看至少在13000到15000左右。
11/26
三星900X4B配置评分:CPU的Win7评分为7.1分,已经很给力了,采用了SSD的硬盘评分无疑是满分,图形方面也有很大提升,图形Aero从原先的4.6分提升到了6.4分 3D游戏得分从6.0分提升到了6.4分, 注:比对对象为SNB平台顶配的联想U300s
12/26
三星900X4B屏幕分辨率为1600X900
13/26
三星900X4B细节赏析
14/26
三星900X4B细节赏析
15/26
三星900X4B细节赏析
16/26
三星900X4B细节赏析
17/26
三星900X4B细节赏析
18/26
三星900X3B对比900X4B:个头儿差了一截
19/26
三星900X3B对比900X4B接口对比左侧少了二合一的音频接口和拾音孔,而两者的厚度则是相差不多。13寸900X3B的USB3.0接口设计在了左侧
20/26
三星900X3B对比900X4B接口对比900X3B右侧有一个USB2.0接口,同时也有VGA转接接口,二合一音频接口设计到了右侧。总的来看,900X4B只比900X3B多了一个USB3.0接口。
21/26
三星900X3B对比900X4B对比900X4B还是要比900X3B要厚一些的,尤其是在前端部分
22/26
900X3B对比900X4B:X4B的开合角度要略大一些,同时键盘布局上,右侧多了一列快捷按键,可以实现上下翻页和HOME END键,比较方便,而900X3B则只能通过Fn与方向键的组合来达到同样的效果了。
23/26
900X3B配置信息:128GB SSD,i5-2467M低电压处理器,还是SNB平台的产品
24/26
900X3B配置信息:i5-2467M低电压处理器和HD3000核芯显卡的成绩,与IVB配置i7 差距明显
25/26
900X3B配置信息:分辨率同样是1600X900,但尺寸要小一些,字体会显得更小。
26/26
三星9系二代,全球最薄的笔记本:这个应该是名符其实了,就算把超极本算上,12.9mm的厚度依然是最薄的,没有之一。无论是13寸的900X3B还是14寸的900X4B,都是杰出的笔记本产品,不知道戴尔惠普联想的超极本产品对此会做何感想。从产品工艺设计到性能到定价,三星都拥有一定的优势。当然还要看超极本整体的价格走势,如果整体价位维持在6000元以上,那即使三星一有优势也不会转化成胜势,相信这也是三星推出5系准超极本的初衷吧……